html模版吉林省法院召開司法公開主題新聞發佈會
6月5日,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以“讓司法更‘陽光’,讓法院更‘透明’”為主題的司法公開新聞發佈會,省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呂洪民向社會通報瞭近年來全省法院司法公開工作情況。發佈會由省法院新聞發言人、政治部宣傳教育處處長趙英主持。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省法院黨組高度重視司法公開工作,

2015年以來,中央確定吉林省作為全國首批司法體制改革試點省份,省法院把推進司法公開作為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不斷創新司法公開的形式和渠道,2015年2月1日,“吉林省法院司法信息公開網”正式開通,標志著吉林省三級法院司法公開工作全面啟動,網站集審判流程、裁判文書、執行信息於一身,與數字法院業務應用系統相連,做到內外網數據實時同步,實現瞭全省法院司法信息從“選擇性公開到依法全面公開、從分散式公開到集合式公開”的轉變,著力打造沒有“圍墻”的法院,2016年11月,省法院新一屆黨組成立以來,更加註重司法公開與審判執行工作的融合推進,明確提出全省法院要努力實現讓人民群眾看得見、信得過、等得起、實現得瞭的司法公正目標,把“看得見”作為檢驗司法公正的“前置標準”,進一步加大司法公開力度,創新司法公開舉措,深化司法公開成果,最大限度實現公平正義“可視化”。

審判流程benz汽車音響主機安裝公開“全方位”

省法院堅持從源頭入手,梳理審判流程公開節點信息1069項,不公開信息87項。其中,民事案件公開229項、刑事案件公開310項、行政案件公開229項、執行案件公開111項、賠償案件公開190項,全省法院按此標準公開審判流程信息,並制定瞭《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流程公開實施辦法(試行)》,堅持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實現瞭全省法院司法信息從“選擇性公開到依法全面公開、從分散式公開到集合式公開”的轉變,訴訟當事人及訴訟代理人可隨時隨地可以查詢瞭解到自己案件在各個程序環節的進展情況。向當事人及訴訟代理人公開的信息主要包括:案件名稱、案號、案由、立案日期、案件查詢碼等立案基本信息;當事人姓名、訴訟代理人姓名、訴訟地位、身份證件等訴訟人員信息;合議庭組成人員的姓名及承辦法官聯系方式等審判人員信息;開庭時間、開庭地點等庭審信息;延長審限原因及期間、扣除審限事由及期間等審限信息;保全措施、擔保方式等程序信息;結案案由、結案方式、結案日期等結案信息;文書類型、送達類型、送達方式、送達人、被送達人、送達日期等送達信息,在重要的流程節點還會以短信提醒的方式主動向當事人及訴訟代理人推送審判流程信息。同時,強化網上辦案,通過信息化辦案平臺和系統實現各類案件的立案、分案、移送、開庭、合議、結案、歸檔全部網上流轉,實現審判工作全程留痕、實時監控,加強審判流程信息錄入質量檢測與評查,確保信息錄入及時、準確、完整。截至2017年5月末,全省法院共向當事人主動推送瞭88945條信息,100785人次對所涉案件進行瞭審判流程信息的查詢。

裁判文書公開“全覆蓋”

裁判文書公開是審判、執行過程的客觀的、真實的反映,是法官司法能力的集中體現。全省法院依托中國裁判文書網及吉林法院司法信息公開網平臺,嚴格執行最高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佈裁判文書的相關規定,按照“以上網為原則,不上網為例外”的原則,紮實開展裁判文書上網工作,借助信息化手段不斷強化對裁判文書上網態勢的分析研判,加強對未處理文書、未生效文書、已上網文書、不上網文書的“數據管控”,探索裁判文書反向公開,創造性地開展瞭裁判文書上網“雙百”核查工作,即“兩個100%”,符合公開條件的裁判文書在中國裁判文書網“100%公開”;不符合公開條件的裁判文書在互聯網吉林法院司法信息公開網“100%公示”。以剛性的標準形成有效的倒逼機制,不打折扣、不留死角地開展裁判文書上網工作,逐案公佈不公開裁判文書案件類型、文書名稱、案號、承辦法官、不公開理由,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全省法院反向公開裁判文書的省份。截至目前,吉林省法院2014年度和2015年度裁判文書上網“雙百”核查工作已全部完成,2016年度“雙百”核查正在有序推進,截至2017年5月末,累計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已生效裁判文書1041787篇,在吉林法院司法信息公開網公示不上網文書信息247444篇。同時,積極組織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兩級法院開展朝語裁判文書上網工作,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民族語言文書版塊公開655篇已生效的朝語裁判文書。吉林省作為收案“小省”,收案量僅占全國法院的1.9%,但裁判文書上網數量卻占到瞭全國法院的3.63%,已跨入全國法院裁判文書上網數量“大省”行列。

庭審公開“全過程”

近年來,全省法院不斷加強科技法庭建設及應用,截至目前,全省法院現有841個法庭,已建成733個科技法庭,科技法庭覆蓋率為87.16%。其中,全省法院115個人民法庭,已有99個人民法庭建成瞭科技法庭。2016年9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搭建的中國庭審公開網正式開通,省法院積極貫徹落實庭審直播工作部署,加快庭審直播平臺建設及接入工作,目前已實現庭審直播平臺接入率83.87%,力爭2017年6月30日前,全省93傢法院全部實現庭審公開平臺與中國庭審公開網的對接,實現全省法院庭審直播“100%”覆蓋。

訴訟服務“全天候”

省法院積極探索吉林電子法院建設,於2015年6月19日正式開通,電子法院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將法院的主要業務工作從線下搬到線上,實現線上線下的工作整合,以人性化的訴訟引導、可視化溝通交流,為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的訴訟服務,切實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讓百姓少跑腿”。截至2017年5月末,當事人和律師通過網上立案274780件,其中,民事一審案件133952件,占同期全省法院民事一審案件受案總量的51.3%,網上繳費6638件。全省法院電子送達30656件,網上閱卷750件,雲會議1719件,證據交換329件,審訴辯889件。

司法公開第三方評測“全透明”

省法院主動加強與社科院溝通合作,借鑒國內外先進地區網站建設經驗及設計理念,對吉林法院司法信息公開網版面做瞭全新的改版。在全省法院統一完善瞭獨立、簡約、便捷的吉林法院司法信息公開網,為保證互聯互通,還將法院官網、吉林電子法院、司法公開網站進行有效鏈接,確保信息同步、數據共享。在公開欄目設置上,吉林法院司法信息公開網將公開信息分成審務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審判流程公開、執行信息公開4個一級目錄,下設組織結構、訴訟須知、申訴信訪、減刑假釋、執行公告等28個二級目錄以及訴訟文書樣式、訴訟費用標準、信訪須知、聽證公告等57個三級目錄,並實時發佈審判相關信息;以人民群眾滿意作為衡量法院司法公開工作成效的重要標準,通過有效的外部監督促進人民法院強化內部管理,省法院制定瞭《吉林省法院司法陽光指數評估體系》,將司法公開測評劃分為審判業務公開、審判流程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執行信息公開4個一級指標,審判人員信息公開、行政人員信息公開、開庭信息公開、信訪信息公開、庭審直播錄播公開等20個二級指標和51個三級指標,細化公開項目,量化公開標準,確保全省法院按照統一模板開展司法公開工作。將司法公開工作納入審判工作績效考評體benz汽車音響主機評比系,加大分值權重,確保司法公開落到實處。在強化內部管理的同時,省法院還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的專傢,為全省法院司法公開工作人員講授“法治指數集體研究方法”

“司法公開的第三方評估”

“中國司法透明度指數”等前沿理念和公開成果,提高瞭全省法院開展司法公開的專業水平和應用能力;多次召開全省法院司法公開工作調度會,以會代訓,通過有針對性地梳理當前司法公開工作存在的問題,共同研究解決對策,明確下一步重點任務等方式,有效提升瞭全省法院司法公開工作的質量、效率和效果。

全省法院推進司法公開的工作成效

通過兩年多來的探索與實踐,全省法院司法公開工作取得瞭顯著成效。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長期致力於法治國情調研,《法治藍皮書》已經連續編發15年,具有極為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從2011年開始,“涉足”中國司法透明度指數研究,把陽光司法指數作為全面檢驗法院司法公開程度和水平的量化標準,以法院網站為視角對法院的司法公開情況進行年度評估,以“第三方”的視角幫助和引導法院不斷改進工作,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發佈的中國司法透明度指數采取抽樣評估的方式,抽樣評估瞭包括最高人民法院、31傢高級人民法院、49傢較大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內的共計81傢法院,省法院、長春中院、吉林中院在抽樣評估之列,在2015年度、2016年度評估排名中我省法院取得瞭歷史性突破,實現瞭從“窪地”到“高地”的華麗轉身。省法院從2014年位居31傢高級人民法院第22位提升至2015年位居31傢高級人民法院第3位、2016年位居31傢高級人民法院第1位,在81傢法院排名中躋身三強。同時,長春中院、吉林中院雙雙跨入“第一方陣”,2016年,長春中院在81傢法院排名中躋身五強,在49傢中級人民法院排名中位居第四位,吉林中院在81傢法院排名中躋身六強,在49傢中級人民法院排名中位居第五位。為瞭確保全省法院司法公開一體推進,省法院參照中國社科院評測標準對全省93個法院統一開展內部評測,堅持問題導向,立行整改,目前,全省法院均已達到評測合格標準,整體跨入全國法院先進行列。

全省法院的審判執行工作能夠依法、全面、主動、及時地公開,破除瞭司法神秘主義,使司法過程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將司法權置於陽光下運行,形成瞭有效的倒逼機制,推動瞭廣大法官增強責任意識、質量意識和效率意識,促使全省法官司法行為更加規范,司法作風更加文明,司法質效大幅提升,法院各項工作步入瞭良性發展的軌道,同時,也為案件訴訟當事人及訴訟代理人參與訴訟提供瞭便捷、可靠的訴訟渠道,使人民群眾能夠對案件辦理的過程實施全方位監督,人民群眾對法院工作的信賴程度與日俱增,贏得瞭全省社會各界對人民法院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benz車用音響主機摘要】

6月5日,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以“讓司法更‘陽光’,讓法院更‘透明’”為主題的司法公開新聞發佈會,省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呂洪民向社會通報瞭近年來全省法院司法公開工作情況。


6月5日,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以“讓司法更‘陽光’,讓法院更‘透明’”為主題的司法公開新聞發佈會,省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呂洪民向社會通報瞭近年來全省法院司法公開工作情況。發佈會由省法院新聞發言人、政治部宣傳教育處處長趙英主持。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省法院黨組高度重視司法公開工作,

2015年以來,中央確定吉林省作為全國首批司法體制改革試點省份,省法院把推進司法公開作為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不斷創新司法公開的形式和渠道,2015年2月1日,“吉林省法院司法信息公開網”正式開通,標志著吉林省三級法院司法公開工作全面啟動,網站集審判流程、裁判文書、執行信息於一身,與數字法院業務應用系統相連,做到內外網數據實時同步,實現瞭全省法院司法信息從“選擇性公開到依法全面公開、從分散式公開到集合式公開”的轉變,著力打造沒有“圍墻”的法院,2016年11月,省法院新一屆黨組成立以來,更加註重司法公開與審判執行工作的融合推進,明確提出全省法院要努力實現讓人民群眾看得見、信得過、等得起、實現得瞭的司法公正目標,把“看得見”作為檢驗司法公正的“前置標準”,進一步加大司法公開力度,創新司法公開舉措,深化司法公開成果,最大限度實現公平正義“可視化”。

審判流程公開“全方位”

省法院堅持從源頭入手,梳理審判流程公開節點信息1069項,不公開信息87項。其中,民事案件公開229項、刑事案件公開310項、行政案件公開229項、執行案件公開111項、賠償案件公開190項,全省法院按此標準公開審判流程信息,並制定瞭《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流程公開實施辦法(試行)》,堅持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實現瞭全省法院司法信息從“選擇性公開到依法全面公開、從分散式公開到集合式公開”的轉變,訴訟當事人及訴訟代理人可隨時隨地可以查詢瞭解到自己案件在各個程序環節的進展情況。向當事人及訴訟代理人公開的信息主要包括:案件名稱、案號、案由、立案日期、案件查詢碼等立案基本信息;當事人姓名、訴訟代理人姓名、訴訟地位、身份證件等訴訟人員信息;合議庭組成人員的姓名及承辦法官聯系方式等審判人員信息;開庭時間、開庭地點等庭審信息;延長審限原因及期間、扣除審限事由及期間等審限信息;保全措施、擔保方式等程序信息;結案案由、結案方式、結案日期等結案信息;文書類型、送達類型、送達方式、送達人、被送達人、送達日期等送達信息,在重要的流程節點還會以短信提醒的方式主動向當事人及訴訟代理人推送審判流程信息。同時,強化網上辦案,通過信息化辦案平臺和系統實現各類案件的立案、分案、移送、開庭、合議、結案、歸檔全部網上流轉,實現審判工作全程留痕、實時監控,加強審判流程信息錄入質量檢測與評查,確保信息錄入及時、準確、完整。截至2017年5月末,全省法院共向當事人主動推送瞭88945條信息,100785人次對所涉案件進行瞭審判流程信息的查詢。

裁判文書公開“全覆蓋”

裁判文書公開是審判、執行過程的客觀的、真實的反映,是法官司法能力的集中體現。全省法院依托中國裁判文書網及吉林法院司法信息公開網平臺,嚴格執行最高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佈裁判文書的相關規定,按照“以上網為原則,不上網為例外”的原則,紮實開展裁判文書上網工作,借助信息化手段不斷強化對裁判文書上網態勢的分析研判,加強對未處理文書、未生效文書、已上網文書、不上網文書的“數據管控”,探索裁判文書反向公開,創造性地開展瞭裁判文書上網“雙百”核查工作,即“兩個100%”,符合公開條件的裁判文書在中國裁判文書網“100%公開”;不符合公開條件的裁判文書在互聯網吉林法院司法信息公開網“100%公示”。以剛性的標準形成有效的倒逼機制,不打折扣、不留死角地開展裁判文書上網工作,逐案公佈不公開裁判文書案件類型、文書名稱、案號、承辦法官、不公開理由,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全省法院反向公開裁判文書的省份。截至目前,吉林省法院2014年度和2015年度裁判文書上網“雙百”核查工作已全部完成,2016年度“雙百”核查正在有序推進,截至2017年5月末,累計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已生效裁判文書1041787篇,在吉林法院司法信息公開網公示不上網文書信息247444篇。同時,積極組織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兩級法院開展朝語裁判文書上網工作,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民族語言文書版塊公開655篇已生效的朝語裁判文書。吉林省作為收案“小省”,收案量僅占全國法院的1.9%,但裁判文書上網數量卻占到瞭全國法院的3.63%,已跨入全國法院裁判文書上網數量“大省”行列。

庭審公開“全過程”

近年來,全省法院不斷加強科技法庭建設及應用,截至目前,全省法院現有841個法庭,已建成733個科技法庭,科技法庭覆蓋率為87.16%。其中,全省法院115個人民法庭,已有99個人民法庭建成瞭科技法庭。2016年9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搭建的中國庭審公開網正式開通,省法院積極貫徹落實庭審直播工作部署,加快庭審直播平臺建設及接入工作,目前已實現庭審直播平臺接入率83.87%,力爭2017年6月30日前,全省93傢法院全部實現庭審公開平臺與中國庭審公開網的對接,實現全省法院庭審直播“100%”覆蓋。

訴訟服務“全天候”

省法院積極探索吉林電子法院建設,於2015年6月19日正式開通,電子法院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將法院的主要業務工作從線下搬到線上,實現線上線下的工作整合,以人性化的訴訟引導、可視化溝通交流,為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的訴訟服務,切實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讓百姓少跑腿”。截至2017年5月末,當事人和律師通過網上立案274780件,其中,民事一審案件133952件,占同期全省法院民事一審案件受案總量的51.3%,網上繳費6638件。全省法院電子送達30656件,網上閱卷750件,雲會議1719件,證據交換329件,審訴辯889件。

司法公開第三方評測“全透明”

省法院主動加強與社科院溝通合作,借鑒國內外先進地區網站建設經驗及設計理念,對吉林法院司法信息公開網版面做瞭全新的改版。在全省法院統一完善瞭獨立、簡約、便捷的吉林法院司法信息公開網,為保證互聯互通,還將法院官網、吉林電子法院、司法公開網站進行有效鏈接,確保信息同步、數據共享。在公開欄目設置上,吉林法院司法信息公開網將公開信息分成審務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審判流程公開、執行信息公開4個一級目錄,下設組織結構、訴訟須知、申訴信訪、減刑假釋、執行公告等28個二級目錄以及訴訟文書樣式、訴訟費用標準、信訪須知、聽證公告等57個三級目錄,並實時發佈審判相關信息;以人民群眾滿意作為衡量法院司法公開工作成效的重要標準,通過有效的外部監督促進人民法院強化內部管理,省法院制定瞭《吉林省法院司法陽光指數評估體系》,將司法公開測評劃分為審判業務公開、審判流程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執行信息公開4個一級指標,審判人員信息公開、行政人員信息公開、開庭信息公開、信訪信息公開、庭審直播錄播公開等20個二級指標和51個三級指標,細化公開項目,量化公開標準,確保全省法院按照統一模板開展司法公開工作。將司法公開工作納入審判工作績效考評體系,加大分值權重,確保司法公開落到實處。在強化內部管理的同時,省法院還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的專傢,為全省法院司法公開工作人員講授“法治指數集體研究方法”

“司法公開的第三方評估”

“中國司法透明度指數”等前沿理念和公開成果,提高瞭全省法院開展司法公開的專業水平和應用能力;多次召開全省法院司法公開工作調度會,以會代訓,通過有針對性地梳理當前司法公開工作存在的問題,共同研究解決對策,明確下一步重點任務等方式,有效提升瞭全省法院司法公開工作的質量、效率和效果。

全省法院推進司法公開的工作成效

通過兩年多來的探索與實踐,全省法院司法公開工作取得瞭顯著成效。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長期致力於法治國情調研,《法治藍皮書》已經連續編發15年,具有極為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從2011年開始,“涉足”中國司法透明度指數研究,把陽光司法指數作為全面檢驗法院司法公開程度和水平的量化標準,以法院網站為視角對法院的司法公開情況進行年度評估,以“第三方”的視角幫助和引導法院不斷改進工作,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發佈的中國司法透明度指數采取抽樣評估的方式,抽樣評估瞭包括最高人民法院、31傢高級人民法院、49傢較大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內的共計81傢法院,省法院、長春中院、吉林中院在抽樣評估之列,在2015年度、2016年度評估排名中我省法院取得瞭歷史性突破,實現瞭從“窪地”到“高地”的華麗轉身。省法院從2014年位居31傢高級人民法院第22位提升至2015年位居31傢高級人民法院第3位、2016年位居31傢高級人民法院第1位,在81傢法院排名中躋身三強。同時,長春中院、吉林中院雙雙跨入“第一方陣”,2016年,長春中院在81傢法院排名中躋身五強,在49傢中級人民法院排名中位居第四位,吉林中院在81傢法院排名中躋身六強,在49傢中級人民法院排名中位居第五位。為瞭確保全省法院司法公開一體推進,省法院參照中國社科院評測標準對全省93個法院統一開展內部評測,堅持問題導向,立行整改,目前,全省法院均已達到評測合格標準,整體跨入全國法院先進行列。

全省法院的審判執行工作能夠依法、全面、主動、及時地公開,破除瞭司法神秘主義,使司法過程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將司法權置於陽光下運行,形成瞭有效的倒逼機制,推動瞭廣大法官增強責任意識、質量意識和效率意識,促使全省法官司法行為更加規范,司法作風更加文明,司法質效大幅提升,法院各項工作步入瞭良性發展的軌道,同時,也為案件訴訟當事人及訴訟代理人參與訴訟提供瞭便捷、可靠的訴訟渠道,使人民群眾能夠對案件辦理的過程實施全方位監督,人民群眾對法院工作的信賴程度與日俱增,贏得瞭全省社會各界對人民法院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B46EAF3F60F4BE32
arrow
arrow

    gyy84sk02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